房地產市場回暖了嗎
來源:中工網 發布時間:2023-09-06 08:49:17
作為樓市的“風向標”,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執行“認房不認貸”政策之后的成效備受關注。根據報道,多地樓市出現回暖,“京滬成交脈沖式上漲”“新政策發布當日下午成交10套”的新聞開始出現,不少人朋友圈也流出開發商“取消優惠”“收回折扣”“連夜漲價”的傳言。
房地產市場回暖,對于當下的經濟形勢十分關鍵。住建部部長倪虹透露,目前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在我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約為13%,可以看作是國民經濟的支柱行業。但一段時間以來,房地產行業進入下行周期,市場投資信心不足,住房成交量減少,個別大型房企甚至暴露風險,對中國穩經濟構成挑戰和威脅。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,當務之急就是增加需求、刺激消費,增強房地產行業的自我造血能力。
自從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“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”以來,房地產利好政策紛紛出臺。如住建部聯合兩部門發布通知,將“認房不認貸”政策納入各地“一城一策”的政策工具箱,央行也從首套首付、按揭利率、存量按揭利率等多方面支持樓市向好。這些政策,都旨在降低居民合理購房需求下的購房難度,減少改善性住房需求的首付壓力特別是二套房的認購成本,指向促進樓市合理消費,提振穩經濟信心。
在房地產市場回暖之后,不少人擔心樓市有可能回升過快,這其中的擔憂可以理解,但也要看到,我國房地產市場供需關系已經發生深刻變化,“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”定位已經成為社會共識,房價像過去那樣大漲已經不太可能。更何況,“認房不認貸”政策面對的主要是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整體基調是比較溫和的、是循序漸進的,仍然留下了相當的后續操作空間。市場也充分印證了這一點,在京滬交易活躍的同時,廣深樓市整體仍顯平淡。而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住房價格,上漲并不明顯,一些樓盤漲價的消息也不排除是一些企業的違規造勢。在筆者看來,在當下這個階段,最需要擔憂的不是市場過熱,而是市場信心仍未恢復,短期內難以對整個市場產生大規模提振效應。
在穩經濟中,穩住市場的信心和預期是重中之重。中央反復強調著力擴大國內需求,是因為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內在動力,對經濟發展具有基礎性作用。房地產作為大宗消費,鏈條長、涉及面廣,涉及上億就業人口,牽一發而動全身,房子賣得動了,才能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發展,才會引導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在經濟增長結構中發現新增長點,才能讓公眾對收入和未來有穩定預期。當前,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延續恢復態勢,房地產市場回暖向好的信號總體是好的,隨著多項政策持續顯效發力,下一步有望加快走出下行區間并恢復良性健康發展。(王慶峰)
責任編輯:封曉健